衡水开办“人才夜市”接地气聚人气
- 编辑:5moban.com - 18这与一年前企业争先恐后地进军太阳能产业的情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武汉艾格太阳能公司负责人彭蜀豫介绍:今年对于武汉光伏企业来说,绝对是冬天,明年可能是深冬主要还是应诉成本太高了,武汉一家太阳能板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国际应诉,花费动辄大几十万,不是我们这种小企业能够应付的。
英利、尚德等14家国内光伏企业,昨日在北京研究应对措施。昨日,14家国内主要光伏企业,已经决定应诉。武汉艾格太阳能公司负责人彭蜀豫介绍:今年对于武汉光伏企业来说,绝对是冬天,明年可能是深冬。记者了解到,去年武汉光伏企业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10月19日,德国光伏企业Solar World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匿名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申诉,要求向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并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
11月9日,美国决定就中国光伏双反调查立案。武汉太阳能企业亟须拓展新兴市场,否则将难以生存。相比而言,第二条路更便捷。
声明进行了详尽分析认为,美国清洁能源止步不前是由奥巴马政府政策失误所致,并非中国的许多竞争性贸易行为存在问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储能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李雷说。直到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到了来自美国商务部(DOC)的调查问卷,事情才变得明朗起来。随即,包括晶澳在内14家国内顶尖企业成立了联盟,我们14家企业完全是自发的,其他的60家都是中小型企业,考虑到抗诉等成本压力由我们牵头聘请了律师,12月5日美国还会有个听证会,到时宣布是否要正式进行调查,联盟会派人参加。
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多是在美国上市,而且中国光伏上游设备也是从美国进口的,最后把产品廉价卖给美国,中国只是做制造商,把污染留在了国内,美国何乐而不为?张雷说实在不明白美国政府为何要拿几百、上千个工作岗位去换取数以万计的失业,因为中国企业一旦撤出美国,抑或不再从美国进口,对美国的损失将会更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还是很担忧。
今年上半年美国已经连续发起了两项太阳能扶持计划,即SUNPATH和Sun Shot计划,试图扶持本国企业,并把研发和生产制造留在国内。前不久,《能源》杂志记者收到了一份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发表的关于回应奥巴马就双反事件表态的声明,其中严厉提出,由美国企业发起的双反案已经从单纯的贸易纠纷升级为政治闹剧,很有可能是奥巴马政府为总统竞选所举办的一场宣传秀,并企图将美国发展清洁能源失败的责任,尤其是奥巴马总统的个人责任转嫁给中国企业。拜尔能源金融业务负责人王一凡也声称,这或许是双方政治交易的一种方式,并非针对太阳能,他说:美国人本身就不愿意做制造业,全球贸易系统对中国的定位就是制造大国。王一凡还称,我国太阳能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可以理解为美国想通过限制方式打压我国的银行经济链。
打击并非只有上游电池板和组件企业,下游的电站也紧张起来,中节能太阳能公司副总经理张学会对《能源》杂志记者坦言,该公司会放缓在美国的投资,因为很多项目会使用中国的组件,一旦电池板和组件无法出口,那项目只能搁浅。如今,大选在即,奥巴马为了实现诺言不得不出此下策。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在中美光伏贸易中,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以光伏组件为主)规模在2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出口中国的光伏产品(以多晶硅原料和光伏设备等为主)的规模在40亿美元左右。对于大企业而言,现在是电池片在国内压好再运到美国,跟材料运送到美国再在美国压出来没什么区别,整个双反事件可以理解为美国让中国把一部分生产放到美国去。
因为赛维有300多亿元的负债,虽然也试图在上下游发展,但有点晚了。现在美国的双反政策不是在跟中国抢谁来制造,是纠结在光伏产业授权的问题上,即谁有决定权,一旦把生产方式继续运行下去就可以决定上游资本在下游有多大的话语权,美国要的是拿市场换取话语权,这是中美政治的事情。
如同当初的301调查案一样,太阳能行业又在上演一场中美双反闹剧,只是这一次显得声势更大一些。李雷提出了一种思路,大企业可以有两条路选择,一是向英利学习做全产业链。
双反=双输的恒等式一直在光伏业中盛传。除了企业,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也行动起来,发表声明、组织洽谈,忙得不可开交。刘勇也表示,在美国设厂是条出路,但不是全部,对于像晶澳这样的大企业而言,还有另一种出路,就是转战市场,可以选择东南亚,也可以选择欧洲,甚至可以选择回归国内市场。美国太阳能双反案的抛出,让中国企业措手不及,此案如若得手,对中国小企业而言,将是致命性的打击。对于中国市场的放开,张雷认为格尔木的930规划就是个很好的开端,格尔木一个市半年就安装了960兆瓦,的确是大手笔,预计政府不会放弃这个大发展的机遇,明年还会有个630、730出台。比如江西赛维(LDK)这样的亏损大户或许耗上半年就会把江西经济拉跨,就像前不久温州引发的太阳能危机一样。
因此,赛维已经变成江西省的一个雷,如果下游的销售受到影响就有可能让几万人同时失业,拖垮几个赛维这样的大企业就会引发中国经济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中国企业集体反对对海外市场的高度依赖,一方面使整个光伏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与此相比,中国企业获得的补贴少之又少。而今年春夏以来,欧洲国家纷纷减少了对安装使用太阳能产品的补贴数额,导致行业利润减少。
虽然调查刚刚开始,最终结果难以预料,但中国行业内部对赢得最后胜利信心颇足。SolarWorld向美国政府提出调查申请的理由是拿到中国政府补助的中企正在倾销。
李磊表示,应诉团队已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企业观点,中国对美国出口并未对美国企业造成损害和威胁。作为绿色能源产品,欧美政府都对光伏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补贴,仅就SolarWorld本身来说,其在美国获得的补贴为4300万美元,在欧洲总补贴额度则达到了1.4亿欧元。这意味着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在整个行业遭遇寒冬的背景下,面对着美国双反调查的中国光伏产业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应对外来挑战。
苗连生表示:整个光伏行业起步在2004年,欧美日中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现在这个行业内的技术进步、企业发展速度都是问题。光伏行业疑将雪上加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2月2日初裁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对美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反倾销大棒加重行业艰难已经被众多中国行业熟知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一次落在了光伏行业头上。面对行业可能遇到的困难,早在今年6月,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已经发出行业冬天即将来临,洗牌不可避免的警告,显然,美国双反调查将会加速这一态势。
该申请是对中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对美出口现状的歪曲。显然,美国企业举起的反倾销大棒让这些中国企业家们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
一份调查申请,让中国的光伏大佬们坐在一起联手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成为可能。一般来说,美国的双反调查分为初裁和终裁两个阶段,在初裁中取得胜利的情况比较少见。行业内部人士表示,中国光伏企业最大市场在欧洲的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美国市场能够排在第二位,同样不能有失。针对美国的双反调查,中国企业表示,开放光伏市场对全球新能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任何形式的贸易壁垒都将破坏光伏产业市场前景。
这两家机构已经于10月19日和12月8日接受了立案申请,这就意味着,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板上钉钉。11月29日,中国企业反击战正式打响,施正荣、苗连生、瞿晓铧、高纪凡这些光伏行业的领军者们悉数参战。
自己本身就获得比中国企业多得多的补贴,然后还以此来起诉别人,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2011年以来,由于光伏行业的快速扩张,而市场相对缓慢的发展速度双重作用下,光伏市场整体走弱表现明显,在美国上市的11家中国光伏企业股价在2011年全部出现大幅下跌。
光伏专家邝少平说。在经过连续多年的100%增长以后,光伏行业整体脚步开始放缓,行业利润下降。